• 后来的我们——你、我、他

    《后来的我们》,看到五十九分零七秒的时候,我觉得这部电影就是赵薇的《致青春》的北漂版。一个台湾土生土长的人,不晓得她在北京经历过怎样的生活,但还原出来的北漂人的生活,却让我这个不在北京但是也在外乡漂的人,感觉还是挺有味道的。希望后半部不要烂尾!

    幸福的都不是故事,故事都是不幸的。也许,这句话真的是不用验证的真理。看着幸福的样貌都是没有故事性,因为故事总是曲折的、总是痛苦的,总是烦恼、忧愁相连,泪水、汗水交织。人是有多奇怪,喜欢看故事,但是都不喜欢自己的生活有太多故事。

    故事里的事,别人的事,感人、动人,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故事里的事,如果是自己的事,那就变成了,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哭天抢地,捶胸顿足,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然而,这种痛,又是他人看不出来的,这种泪都是哗啦啦淌在心理的,呼天喊地都是无声的!

    当林见清喝醉,怒打邻桌客人,他想打的不是别人,是操蛋的生活,挥出的拳头是向天向地呼喊不出的五内郁结。一个人的苦闷,是自产自销的东西,没有人有必要知道,也没有必要让别人知道。自己面对、自己吞下、自己咀嚼、自己悄悄消化。

    然而,当一个人的人世苦闷,通过爱情和另一个人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种酿造已久的苦酒,氤氲出来的酒气就不再是一个人迷雾,而是两个人的迷茫与昏暗。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小人物,自酿自斟自饮的酒,就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独享的味道。你能够自己吞的下,不代表别人因为爱你,就要也能吞下这种滋味。同时,自己时间久了可以适应的苦,自己也该知道,这种特别的味道也不是别人能够接受的。

    爱情中的不顺利,从来不是爱情本身的不顺利,是小人物的曲折离奇的小生活,在爱情中的集中投映与放大。不成功,把爱情当成一个祭坛,总是想尽办法拼劲全力,想在上面牺牲自己可能的、乃至不可能的一切。所谓,之后,成功了,又会把爱情当成是曾经灰暗日子的愿望清单。

    可是爱情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份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此时此刻的,忠诚于自己、忠实于真实的情感。把时空交错的,对自己的不满,对生活的愤懑,转嫁到爱情里,这是对爱情的不公平。爱情的扭曲、交错,不是爱情中的人不懂爱情,而是根本就不懂得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当下是什么样的自己的,不理想时,把未来的自己拿来谈恋爱,当自己满足时,拿爱情来填满曾经空乏的自己。

    这就是曾经的你、我、他,现在的你、我、他,爱情中的你、我、他,其实我们就是我们,没有之前的我们,也没有后来的我们,只有现在的我们,尤其在爱情中的我们,只是现在的,只有现在,只属于现在。
    2018/5/2 21:06:14
举报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