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思宜秋(许冬林)

    一到秋天,就想害一场相思。

    看叶子缤纷落下,寒枝把天空撑得格外明净高远,心也被撑得空了。以为自己丢掉了一个人,心里晃荡晃荡。经过梧桐叶飘飞的巷子,从人家的低檐上捡一片叶子,回去在上面写一首相思的诗。写:“昨夜,雨其霏霏,等人不至。”即使不寄,也要写。

    遥想深山里,苍寒石头边,枫林如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黄梅戏唱段《海滩别》里,一个问:“可知道那海潮因何似泣如诉?”一个答:“那是你轻轻呼唤伴着海风声悠悠。”久别重逢的人,又要分别,对面倾诉相思。旧的相思没诉完,新的相思又开始。

    秋天不敢登高。一登高就怀远,怀远人。总以为远方有个人,是我的人,在那远方的秋天里,想着我。就如我,想着他。转身一看,当家的男人就在身边啊,就在自来水边洗碟子。我想,我大约生来就带着了相思的病,那个人是上辈子的人。即使未识,即使未见,相思仍在。相思从上辈子拖下来,像余音绕梁,像秋风经过之后破败蛛网在梁间震颤。

    相思宜秋啊。想那从诗经年代就开始吟唱的相思,唱到今,不休不止。谁没有相思过!谁没有在秋天辗转反侧过!即便是不读《诗经》的乡间女子,也要相思。在秋天,夜晚开始变长,相思在枕头上可以多走一程,又一程。

    春天出门的人,隔了一春一夏,至今未回。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几十天了,内心里该数过了多少个秋天!女子在家,春忙桑蚕和播种,夏忙耕耘,还有小满时节的麦子要进仓。以为忙得忘记了那个出门在外的人,其实相思肿胀于胸,日日月月,渐知无药可医,就不抚摸了。

    夜来听墙外的梧桐叶铿然坠落于窗台,才觉一床素衾一人盖,着实是凉了。相思千里万里,门前石阶上睡的露水都已经凝成了薄霜。望西风,望残阳,人影渺渺。望得一个村子的人都暗自陪着她相思。一个村子,都变得风雅而忧伤了,像民歌里缓慢的句子。

    是啊,一到秋天,就相思,不是病,不是心病。其实是病啊,是文化病。几千年遗传下来,在诗句里,在民歌里,在村戏里,在炎黄子孙的基因里。没有指望了,只能由着衣带宽下去……晨起,自己搂一把小蛮腰,呀,旧年的衣服宽得不能上身了。

    不仅衣带宽,而且好衣服也渐没心思穿了。南朝民歌《攀杨枝》里有:“自从别君来,不复著绫罗。画眉不注口,施朱当奈何?”是啊,打扮给谁看呢?可是,不打扮,又怕那人儿蓦地回来,认不出这因为思念而皱纹荡漾的脸。

    相思老了多少女人?相思老尽天下女人。


    文章摘自于许冬林的《旧时菖蒲》
    音乐:长相思(王俊雄)图片:湘哥 编辑:山川

    长相思

    2017/9/3 5:29:03
举报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