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借鉴的大缸松皮石造景
乡情 之 《峡谷.峰林》基本配置缸体 1500(长)*470(宽)*600(高)成品缸(R型)灯光 ADA 150w*2卤胆(8000k) HOt554w*2(8000k) 一体灯架,光照只使用108w每夫开10小时过滤 两只创胜2400串联(两公分滤棉+全生化棉)其他 底泥已用了近两年(花坭+2公分厚尼索),已开始粉化;用了150斤松皮石,钢瓶co2,ada细化套装水质情况自来水直接进缸,缸中水质ph6.5 gh4 kh2 NO3 12.5mg/l NO2 0 NH3/NH4 0水温26度(冷水机),每月换水五分一(平时补水),液肥(ada)每月30ml(换水后施)。
目前框架如此,日后的维护主要在植物上的调整定形,细功夫有待后续了,,。
十月初更新,,下图
九月份新照
经过几天的间断性调整,现已基本完成景色配置。
剩下来的是时间了,计划两个月后对珊瑚进行全面修剪
再定形~~.珊瑚莫丝在水族造景中的应用手法和其他莫丝类相同,多为依靠附着物件(如沉木、石头或某些预制件)圈绑、塞固及沾附;总体上要根据整体布景去配植出预设的形态除了要在首植方面做出大概比例,还要在维护中去不断地引导其生长趋势向自已所需的形态发展,这点犹为重要。我下列图片中的珊瑚莫丝上术三种布植手法都有,有的比较真观,有的似看到实质;看者需交流的可提出.珊瑚莫丝质地翠硬,生长涣慢是莫丝类中之首,需要的是水质长期的稳定和养殖者的耐性。
缸中植物形态控制
如何控制植物的生长形态?无非是:
对水、光、肥的控制和修剪。
特别是在石材造景中,其些植物的“小型化”培殖会给景观增辉。如上图的黑木蕨,正常养殖下可以长到一大丛且枝叶达二三十公分;那么,如何控制它小型化?先把一丛(根据配植丛的大小可选)塞在造景需配植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当发现有新茎枝长出后(通常都有几枝以上),把整丛再拿出来(注意:不要拿出缸外!)就在缸水中把老枝叶全剪掉,同时把根须全剪至剩两公分左右;日后每两个来两个月左石再对根须如此剪下去,,,OK.这样就可控制到枝叶十公分以内。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已转水的黑木丛中选一小段细小茎节,设法固定在石头上(或其他),待它初长茎枝及根须后,把根须基本剪掉!只留几根,且只留(始终)不超五公分。这样的叶形更小。如下图~
至于珊瑚这种慢长植物的修剪,及一点小植物的点缀?留待看者来引话交流吧~~欢迎大大们高见。顺带说说草缸简易拍摄但凡水族爱好者,大多都具有一定的摄影技能及有相应的设备(如单反等)。因此也结合自已的拍摄说点手法,如何拍的更清晰在此不说了,只说点“光影”方面事。此帖交流用图,我多采用“黑背景”,其实也是光影的利用一种。在背景缸壁紧靠挂一块黑布,只利用原缸照明,拍摄环境尽量避散射光演射到镜头中,调整好快门、光圈、焦距等就拍就得。当然,用类似手法再加一定的配光可获得其它色调背景(如白、蓝等)。当你得知其可利用因素后有时可结合景观变通所得!获得想要的光影配合。如下图~这种背景光的配合我只想寻求另一种效果,只是一种简单的偿试。方法是:在离背景缸壁五十公分处挂一块白布,利用原缸照明(两只卤胆和两根光管)的一体化灯具对外的散射光,背景布反射回缸后避。把二氧化碳开大利用细化杯、喇叭形出水口将微细气泡吹遍缸内(增加气泡的分布量)然后暂时关闭co2.用风筒吹缸水面起水波,利用光管的平衡光和卤胆的点光源且强度差结合白背景反射光在景观后背处形成“光栅”,,得到另一种光影效果。当然,这只是说说是一种简易的利用方法,并不是我拍之图片已“合格”呵。。剪裁后可得下图,也就类似我常用的交流图片了,,。顺便说说观赏鱼说到观赏鱼,在草缸养殖、造景中始终属于配角。配合得好,具有点睛之效。然而,鲜种的选配又见仁见智,但选择群游性较好的小形鱼是大多数草友的不二先择。灯科,也就选择最普遍的一种。但在固有的环境中,特别是在草缸这种有限环境中时间长了,任何一种群游性鱼类都会逐渐散慢起来,大多时间处在闲游散荡的。要约束它们可采取一些方法:一是控制鱼群不要太大,通常米五缸投放八十尾以内为好;二是放一两尾能驱赶灯甸的小形鱼如企鹅灯等。但真正要拍出图片能体现观赏鱼具有很好的群游性,则方法是:在拍摄前二至三天投放灯鱼,此时灯鱼你想它们不群游都难,且会很有规律性。2010/10/25 9:36:30
举报不良信息
水瓶à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