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问耕耘,静待花开

    ——2019年亲子阅读心得

    今年是我们坚持亲子阅读的第四年,从邓舒兮两岁开始,我们试着把绘本引入她的生活,每晚睡前半小时到一小时,是阅读时间。阅读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适时调整。最开始是绘本,后来引入小故事,再后来引入了篇幅长一点的经典故事/科普读物类的。现在她五岁半了,我们睡前的一个小时左右进行的项目是:盘点一天的收获,进行评价——背诵经典古诗词——阅读(因孩子识字量有限,我们的亲子阅读形式一般是我读,孩子边看边听)。

    几年的亲子阅读下来,我对以下几点深有体会:

    1、感触最深的就是“贵在坚持”。

    几天的阅读,不会看到她马上有啥变化,但是一个月过去了,一个学期过去了,一年过去了……随着阅读的持续,我发现,孩子的词汇丰富了,她的话语逻辑更清晰了,她会模仿常听的小儿歌了,甚至会自编自创故事了(嗯,有时还挺符合逻辑的)……

    2、不贪多求快。

    读书,本来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这种快乐和轻松。如果贪多求快,势必会有一种压力,孩子在家长的压力之下,如果对阅读失去了兴趣,那是得不偿失的。孩子在小的时候,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坚持要求读同一套/同一本书,甚至是同一个故事也反复听,那就放心读给她听吧(她自然会从中理清逻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读多遍以后,可以试着故意读错,看她是否能够纠正;可以提问,看她是否理清故事脉络;可以假设情况发生变化,引导孩子想象;也可以就故事传达的情感,和孩子做更深入的探讨……(思维和是非观念,也就在这个过程中渐渐生长了)

    3、“只问耕耘,静待花开”——这是我家亲子阅读的目标。

    著名教育工作者薛瑞萍有一个观点——“希望孩子热爱朗读的目的不是追求分数,而是帮孩子多开一扇幸福的门。这才是真正的母爱。这才是教育的实质所在。”

    我同意这个观点。人生不如意之事常八九。阅读不能必然帮你追求到那如意的一二,但是面对人生不如意的八九时,却常常可以从阅读从书籍中得到源源不竭的力量。


    2019.12.2于家中
    2019/12/2 19:39:08
举报不良信息

 

 大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