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品往生
往生西方極樂國土,因發心之不同,而有九種品位的高低。最高的第一品叫上品上生。首先行者要發三種願心,第一要發極誠懇真實求往生的心;第二種是要有深切不變更,求往生的心;第三要把所修種種的功德,完全迴向到求往生的心。還有三種眾生,也可以往生西方極樂國土。第一有慈悲心,不殺害生命,能守住淨戒的人。第二是讀誦大乘經典,以及講方廣平等佛理經典的人。第三是修行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的人。把所修的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具此功德,一日或七日就能往生。往者往生西方時,因發願誠懇,修行精進,所以得到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及無數化佛等,放大光明,授手迎接。行者歡喜跳躍,見到自己的身體坐在金剛臺裡,跟隨在佛的後面,只有一彈指的時間,就生到極樂世界。在片刻的時間內,就能經過服侍諸佛,周遍到十方世界,由諸佛為他授記成佛。這是上品上生。上品中生的修行人,不一定要讀誦方等經典,只要瞭解佛法的義趣,相信因果道理,當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及無量大眾持紫金臺,來授手迎接。在一念之間,就生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裡。紫金臺像一朵由很大的珠寶所裝飾成的蓮華,經過一夜,蓮花就開了;行者的身體作紫金色,足底下也有七寶蓮花。經過了七天,得無上智慧,永不退轉,而且能遍行到十方世界去,服侍十方一切諸佛。經過一小劫的時期,即可證到不生不滅,了脫生死的地位。這是上品中生。上品下生的修行人,也是相信因果,不毀謗大乘佛法,而且能最高無上求佛的心。把這種功德迴向到往生西方去,當他命終時,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與諸菩薩,化作五百佛,持金蓮花來迎接。他見到自己的身體坐在蓮座上,坐好花就合起來,跟隨在佛的後面,生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裡頭去了,經過一日一夜,蓮花開了,在七日之中,見到了佛,雖然見到了佛身,但對佛的諸種相好,還是不明白不清楚,到了二十一日之後,才完全明瞭。經過了三小劫的時期,智慧漸增,得百法明門,安住歡喜地。這就是上品下生。以上的觀想,就叫上輩生想,也就是第十四願。中品上生的行者,要能受持五戒、八關齋戒,嚴守戒法,不造五惡,沒有種種過失,以此功德迴向西方。當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眉間放出金色的光,行者心生歡喜,看到自己坐在蓮花臺,雙膝跪地,合掌向佛行禮;一念之間,已經往生到極樂世界了。當花開的時候,就證得阿羅漢道,得到三明六通、八種解脫。這是中品上生。如果能一日一夜,持八戒齋、或持沙彌戒,或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西方。當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花來迎接,行者見到自己坐在蓮花上,蓮花合起來,就生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經過七天,蓮花就開了。花開見佛,聞法歡喜,證得須陀洹果,經半劫的時期,證得阿羅漢果,這是中品中生。如果有相信佛法的善男信女,能夠孝順父母,慈悲對待眾生,當他臨命終的時候,得遇善知識為他詳說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及極樂世界的種種快樂。那麼他臨命終時,就往生西方,經過七天,遇見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說法,而證得須陀洹果;過了一小劫的時期,證得阿羅漢果。這是中品下生。以上是中輩生想,名為第十五觀。如果有眾生,造了種種惡業,沒有毀謗佛法,在他壽命快結束的時候,遇到了善知識,為他說大乘十二部經的經名,這個人因為聽到了許多經的名目,就滅除了一千劫所造的諸種惡業。善知識又教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稱念佛名,又滅除了五十億劫生死之罪。所以臨命終時,也能得到阿彌陀佛派遣化佛來迎接,使行者見光明,乘寶蓮花,往生七寶池中,經過四十九天,蓮花才開放。花開後,觀世音、大勢至二菩薩放大光明,為他講授十二部經。經十小劫的時期,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又有眾生毀犯五戒、八戒、具足戒,偷取僧物,不說淨法,像這樣的惡人,命終當墮地獄。若此時幸遇善知識,為他講說阿彌陀佛的十方威力、十方功德,讚歎阿彌陀佛的光明神力,及戒定慧,解脫知見等。此人聽了善知識為他讚歎佛法,就滅除了八十億劫以來所造生死之罪,地獄猛火,也化成清涼風,吹到天花上,花上有他佛來迎接此人,一念之間,就往生到七寶池中的蓮花之內。經過六劫的時間,花開見佛,發無上道心。這是下品中生。如果有眾生,造作五逆十惡惡業,死後應墮落惡道,受長期的苦。像這樣的惡人,臨命終時,如得遇善知識,為他演說佛法,教他至心念佛,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則可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時,見金蓮花,一念之間就往生極樂世界,在蓮花中滿十二大劫,蓮花才開。蓮花開後,即見到觀世音、大勢至二大菩薩,對他發出大悲的聲音;向他詳說佛法真實的道理。此人聽後,即發菩提心。這是下品下生。以上名下輩生想,是第十六觀。2011/11/29 10:14:28
举报不良信息